搜索 Search
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正文

招聘者提“残酷问题”用意何在?

发布时间:2010-09-12  点击: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面试,而企业只能留一个人,要求你当面阐述自己的优势,你会怎么做?”、“企业开出的薪水太低,你是沉默不语,还是勇敢反驳?”……这些问题都是近些年来大学生在面试时遇到过的,不少大学生认为,面试如此“残酷”是企业在“修理”他们,其实不然。

     昨日,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的“阳光育苗”公益讲座上,两位外企男“杜拉拉”指出,各种“残酷”面试其实是为了打乱大学生的方寸,让年轻人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招聘单位刁钻问题考验大学生

     眼下各高校的大四学生都处于寻找实习机会,为找工作做准备的阶段。不少同学在忙着学习面试技巧,包括如何穿衣,如何自我介绍,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回答企业的提问等等。

     安利(中国)“阳光育苗”公益活动是第二次来到大连海事大学,主讲人黄健安、弥熙魁分别为华南区区域人力资源负责人及辽吉两省副总监。他们指出,眼下各种针对大学生的“面试宝典”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技巧”的指导下,求职大学生自我介绍也是背诵网上流传的“面经”。

     “没有个性,‘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你一个惊喜’这句话我在招聘时听大学生讲了无数遍!”弥熙魁笑称,这种情况下,企业抛出一些“残酷”问题,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委屈与震惊后露出本色,以考察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反应,让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是否赢得用人单位取决于个人素质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孙忠华认为:各种面试技巧如同大学生光鲜的外包装,而用人单位却要把这些包装剥开来,看到人才真实的面目。

     孙忠华认为,面试技巧固然重要,却不是制胜的法宝,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决定因素,还是个人的品质和素质――是否诚信,是否有良好的沟通和亲和力等。

     记者了解到,海事学子从大一入学起,就要学两门职业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我们曾举办过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校5000多名学生参加,每个人都提交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书。”孙忠华说,从这些规划上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职业目标的设置非常模糊,更有一些学生设置的目标不准确、不可行,“大多数学生都规划,工作10至15年后要成为公司老总,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成为唐骏那样的人物。”

     客观地认知自己是赢得求职主动的重要基础

     孙忠华指出,正确客观地认知自己、认知周围的环境,了解职业情况和社会氛围,是赢得求职主动的重要基础。多数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难于制定出系统的职业规划,但进入大学以后应逐渐形成一个大致的目标。在做职业规划前,大学生首先要明确一点:考上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是步入社会前最后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