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下属的管理和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机构――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日前完成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其中对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有61%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并未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因素,因此实际聘用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随处可见。而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不对口”的比例分别为33%和29%。
求职故事
投了5份简历,转了近两个小时的张涛,找了个空凳子坐下来歇会儿。日前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行的综合类毕业生专场双选会上,张涛投出的简历很少。
“我主要看专业是否对口,其次是关注学习机会。”张涛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读大四的他,今年4月才开始找工作,之前一直在准备考研。考研没有成功,张涛才着手找工作。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他非常希望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专业对口,成为他投简历的第一要素。“只要专业对口,薪水在3500元以上就差不多了。”张涛还不忘加上一句,“其实我们学计算机的,一般最低月薪也是3500元。”张涛说,他的一位同学在宝洁公司找了份做销售的工作,月薪8000元,但张涛并不羡慕,他将就业范围只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究竟是宁肯低薪也要对口岗位,还是应放弃专业追求而“海投”简历?
专业对口,是个宽泛概念
相对于张涛的执著,不少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并不对口的专业。日前,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向2006至2010年间毕业的高校和中职校学生、就读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发放问卷5.7万份,针对上海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开展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万份。对研究生的毕业调查显示,有61%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并未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因素;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不对口”的比例分别为33%和29%;而来自具体业务部门的反馈,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不匹配度还要高,分别为38%和31%。
“专业是否对口,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针对“专业不对口”的说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原秘书长曹殊研究员认为,大学教育有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教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教育,通常称为专业课;另一类是具有通用性较多的技能教育,通常称为专业基础课。
曹殊说,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其接受专业教育的专门性有非常大的区别,比如学新闻的学生,也可以做文字、文秘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们平时专业训练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涉及文字处理。对类似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而言,专业是否对口,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专业性非常强的毕业生而言,特别是指学习专门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飞机设计等专业,这类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更需要专业对口。
“应当说在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过程中,用人单位在招聘专业岗位时本身已经进行了筛选。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毕业生,通常要从毕业生学习的专业来考虑是否能够录用。”曹殊说,从大学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个人的全面素质。讨论毕业生就业单纯强调专业是否对口是不全面的,就业市场会自然选择。
人尽其才,就是合适的岗位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李欣学的是材料专业,但是他却投了不少管理岗位的简历,他希望能找份与管理相关的工作。“我做过一项职业倾向测试,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做管理,而且自己也挺喜欢做管理的。”李欣说。
对于李欣的选择,曹殊认为,大学生在市场的筛选中,应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自己,主要看自己的特长能否得到发挥,这个特长有时候并不一定指学的专业,还有其他的一些素质也包括在内。其实,在人们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从事的专业是可能会有变化的。“我以前学的是化学专业,做了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师之后,走上了管理岗位。能够人尽其才,就是合适的岗位。”曹殊说。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谢鸿全教授认为,刚毕业大学生开始就业的这几年,是增强能力、提升适应性的过渡阶段。毕业生应该看看企业是否能提供好的培训机会,是否能接触到国际前沿信息,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否得到发挥,这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自身价值就会逐渐凸显。
专业设置,要特色莫“撞车”
在大连海事学院学管理的康婷,最近一直在各大招聘会上奔波。从综合类招聘会到教师专场,康婷每次都穿正装,很正式地投简历。“我们学行政管理的,说起来各行各业都需要,但真正招聘起来,却又很少。”康婷有些无奈。为了不放弃每个找工作的机会,康婷只要看见相关专业或者是不限专业的招聘,都会投简历,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回音。
在毕业生放弃专业追求,“海投”简历的背后,是一些学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不少学校除了自己的老牌特色专业,还开设了不少大众化专业,以更好地建设综合性大学。有些学校对热门专业盲目上马,没有凸显特色,学生毕业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不少学生选择转行,跨专业就业。但如果转行,也就意味着自己曾经学过4年的专业知识基本上很难派上用场。
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十一五”课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说,我们讲究融合,提倡建立综合性大学,这增强了学校之间的竞争程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需要。大学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起码应让自己的某些方面在一段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其实也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发展的定位问题。不同的学校应该走自己的路,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有自己的强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