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团学 >> 团学工作 >> 正文

中国学生为何与国粹无缘

发布时间:2010-06-10  点击: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天津大三学生俞江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们学校有许多日本留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他们的课表,课程有书法、京剧、太极……我好羡慕他们,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小学没有条件,初中没有精力,高中没有心思――到大学什么都有了,但学校把机会都给了留学生。万一有天跟日本友人谈论京剧,也许他懂得比我还多呢!(南方周末428

这一封短信,读来令人五味杂陈。作为中国学生,居然从小到大接触不到国粹,这是谁之过呢?

是大学的责任?是大学崇洋媚外,不给学生开书法、京剧和太极课?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我所知,一些大学早几年就开设了这样的选修课,以及相关的社团,可是选择这些课的学生相当之少――少得不能正常开班;社团活动也苦苦支撑――每次活动的票友极少,连举办者也灰心丧气。大约在五年前,复旦大学进行教育改革,设立复旦学院,让学生们在六大平台上接受通识教育,但媒体的调查显示,对于一年级学习无用的通识课程,不少学生很困惑:难道学这些有利于更好就业?

今天的大学,在就业的压力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更关注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已被冷落――从功利、职业角度看,教育确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功利的、职业化的、技能化的教育,此即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则是非功利的、非职业化的、非技能化的教育,此即通识教育。技能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却能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以及发展潜能。一般而言,作为大学,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作为高职高专,则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如蔡元培先生1917年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所言,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在就业率指标的逼迫下,几乎所有大学,都以就业为导向办学,通识课程被大幅缩减,增加的是技能课程、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而这种调整,还被认为是教育创新。从学生看,一上大学,耳闻目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所思所想就是找什么样的工作,并积极做准备,所以,普遍在学生中存在工具课程热考证热。而不少专家,也告诫大学生,要成为职场的红人,在大学中实习是第一要务――这从根本上颠倒大学生角色的建议,还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大学中,给留学生的国粹课开得轰轰烈烈,而国内学生却无缘了。

证书化学习、工具化学习和功利化学习,贯穿于我国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这种学习,读书的价值被严重扭曲,培养的就是工匠,而无法孕育出杰出的创新人才,更遑论大师级人才?